前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因此,“十四五”規劃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規劃,都對數字化轉型中的網絡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新希望。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強調要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保障國家數據安全,加強個人信息保護以及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十四五”時期網絡安全主要有以下五大轉變:
第一大轉變: 從局部整改到體系融合
從國家到地方的“十四五”規劃建議,都體現了網絡安全保障整體思路的改變,就是從局部考慮到體系規劃。過去,網絡安全是以“局部整改”為主的安全建設模式,這種模式會導致網絡安全體系化缺失、碎片化嚴重、協同能力較差。因此,無論國家還是各省市“十四五”規劃,都明確提出要“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以往推動網絡安全建設的驅動力主要是合規,但是未來更加強調全面、綜合的能力建設。未來,網絡安全體系建設需要利用系統工程的思想來實現。其中,“內生安全”是結合我國國情提出的安全建設框架,能夠支撐各行業的建設模式從“局部整改外掛式”走向“深度融合體系化”。
第二大轉變:從數據資源安全到數字經濟安全
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政府和企業開始全面網絡化、數字化,因此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數據安全是“十四五”期間的重點任務,但國家和各地方的關注角度各有不同。國家“十四五”規劃主要強調保障國家數據安全、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還要建立數據安全保護的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第三大轉變:從重要信息系統保護到重點領域安全建設
各省市在其“十四五”規劃的安全建設章節中都強調了要加強關系國計民生的關鍵基礎設施行業如水利、電力、供水、油氣、交通、通信、網絡、金融等重要領域的安全建設。一直以來,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層出不窮。一旦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將會對社會運行產生巨大影響。
第四大轉變:從“互聯網+”融合體系到產學研一體化建設
我國正著力謀劃“十四五”時期網絡安全產業發展,加快制定促進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打造一批面向“新基建”重點領域和“高精尖”技術方向的網絡安全創新應用先進示范區。
第五大轉變:從基礎保障型空間治理到綜合整治
“凈網行動”即“凈化網絡環境專項行動”,自2011年正式開展以來已經進行到第十一個年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網民規模的不斷擴張,我國網絡犯罪形式不斷隨之變化,新型網絡犯罪不斷涌現,嚴重威脅網民個人財產安全以及個人信息安全。因此,各省市在“十四五”規劃中強調要健全網絡空間綜合治理體系和深化“凈網”行動,具體包括要減少網絡電信詐騙、建立掃黑除惡制度、防范化解網上意識形態風險挑戰等。
“十四五”規劃從強化重要信息系統安全到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從加強個人數據資源安全保護到保障國家數據安全、從科學實施網絡空間治理到建立完善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等方面均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國家對網絡空間安全的重視程度日益加強,未來,網絡安全必將會迎來發展的潮流。
文章來源:虎符智庫 作者:張文輝 (文章為部分內容節選)